详情

青衣绝佳处古堰润民生——探访夹江县东风堰水文化科普基地

畅谈夹江 7198阅读
小编——小李
小编——小李Lv.12楼主+关注
04-12 19:03 来自夹江

东风堰总干渠引水隧洞穿千佛岩山体。

东风堰灌区(百里水乡)田园美景。

春融日暖的四月,广袤大地上,春耕生产如火如荼,春灌也进入了集中供水期。本期,四川科技报探班员循着青衣江足迹,走进乐山市夹江县东风堰水文化科普基地(以下简称“基地”),看东风堰这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如何润泽两岸田野。

东风堰取水口。

灌溉农田打造“水旱从人”的天府宝地

基地位于夹江县青衣街道千佛社区东风堰——千佛岩景区内,其核心载体就是东风堰。

翻越历史,回溯源头。

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青衣江清澈、碧蓝,素有“川西玉带”之美誉。千百年前,只见水流汹涌过,不见田里泛碧波,青衣江“任性且顽劣”。

怎样才能让青衣江流水润泽两岸田野?据史料记载,自元代始,夹江先民就在青衣江上游做文章,在江边开挖若干小型渠堰,引水入田、入村、入城。清康熙元年,时任夹江县令的王士魁将堰首开挖在化成山下毗卢寺外,因此得名毗卢堰。自此,东风堰有了雏形。到了清光绪26年,青衣江河床下切,堰渠进水不足,县衙筹资动员,将渠首上延至千佛岩龙脑沱,因那里的江面有巨石如龙首高昂,便更名为龙头堰。到20世纪30年代,因入水口仍不能满足需求,便再次将取水口由龙脑沱改建到上游的石骨坡,更名为石骨坡堰。1950年初,将堰名重新命名为龙头堰。1967年,将龙头堰更名为东风堰。到了2023年,东风堰迎来了历史上首次全线停水改造,自此之后,它的灌水能力再次提升。

眼下,东风堰灌区已全面进入春灌用水高峰时段,探班员走在夹江县各个育秧田边,目之所及处,大家正抢抓农时育秧插苗。“我们的农田用的都是东风堰的水,水质好,水量足。”忙着育秧的村民说,每年春耕时节,东风堰提供的育秧水都为灌区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据夹江县东风堰保护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,“目前东风堰仍灌溉夹江县青衣、木城、漹城、黄土、甘江5个镇(街道)7.67万亩农田。为确保4月中旬灌区秧田能适时栽插,该服务中心已提前做好春灌计划。不仅是粮食作物,近年来灌区内还大力发展蔬菜、中药材等经济作物,带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。”

东风堰水文化陈列馆。

青衣江畔的历史文化走廊。

东风堰尾水汇入青衣江,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。

赓续文脉再焕百年古建筑之生机

东风堰是夹江先民的历史创造。360年古堰引入的青衣江水,润泽了一方乡土,使夹江平坝成为“水旱从人”的天府宝地。尤其引人注意的是,它还流经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景区,与景区内唐代石窟造像、明清题刻、秦汉古栈道融为和谐整体,形成青衣江畔动静皆宜的历史文化走廊。

千佛岩景区位于夹江县城西3公里处,依山傍水,风景如画。临江岩壁上还排列着2400余尊石刻佛像,这也是“千佛岩”三个字的由来。据基地负责人介绍,这些摩崖石刻和乐山大佛属同一时期,造像多由民间自发铸造而成,始于隋,盛于唐,延及明清。

从绵延的石窟群走下来,探班员还看到了砖红色石崖上陈列的历代治水碑刻。继续往前,脚下的石头栈道变成了“小桥”,此段路堤合一的道路名为濯缨堤。在濯缨堤的两岸,有碧波拍岸的青衣江和激流滚滚的东风堰。值得一提的是,濯缨堤旁是有名的“穿山堰”。基地负责人介绍,民国时期,为增加进水量,时任夹江县长胡疆容率领民众将青衣江左岸的取水口上移4公里至水位更高的石骨坡,这一举动,将原本在千佛岩下游的取水口移到了千佛岩上游。渠道途经千佛岩时,为有效保护唐代摩崖造像、明清题咏刊刻等名胜古迹,建造者们在大观山脚坚硬的岩石上,面江开凿了一条约400米长的隧洞。淙淙渠水从佛龛下隐身而过,因此被民众称为“胡公堰”或“穿山堰”。

那么,东风堰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如何在新时代焕发生机?

2014年,东风堰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遗产工程名录,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了它的灌溉发展史,积极参与到保护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行动中来。

2018年,坐落于东风堰总干渠千佛岩段左岸的东风堰水文化陈列馆新建而成。2022年,进行提升打造,分别设立泽润生民、禹跡千秋、河润九乡、世遗古堰四个展厅,运用视频音频、文字、图片、实物、互动体验设施等展示手段,系统展示了东风堰历史沿革、工程体系、工程管理、工程文化、价值效益等。“360年来,东风堰作为一处兼有灌溉、排涝、防洪、城市用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,保护着夹江老百姓的幸福生活。历史上的几次大旱大涝因为有东风堰的调节保护,夹江老百姓一直是‘旱涝保收’。”走在陈列馆内,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风堰的前世今生。

近年来,为进一步弘扬古人治水理念、保护灌溉工程遗产,基地开展了各类活动,面向广大群众展示和宣传东风堰水历史、水文化、水景观,并将东风堰水利工程与水文化、文旅产业、乡村振兴相结合,制作发放了《东风堰宣传册》《印象·夹江》《夹江旅游指南》《东风堰水情读本》等科普资料。

一条古堰,一脉清流。流水脉脉,古堰悠悠。探班旅程中,漫步在东风堰这一安澜、生态、宜居、智慧、文化、发展的幸福河边,看着眼前青山耸立,江流宛转,看着脚下渠水潺潺,水草萋萋。目之所及的是“振衣冈”“胡公堰”“山高水长”“河润九乡”“泽润生民”“禹迹千秋”等题刻,皆是历代先贤修建古堰的功绩烙印、勤政廉洁为民办事的历史回响。

来源:四川科技报、夹江发布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珍雪1人赞过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1
城市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