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春伊始,四川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区成为全省“向新出发·万千气象看四川”媒体关注焦点,新质生产力的核技术引擎,在夹江高位布局、提档升级、向“新”发力、聚力前行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布局图徐徐展开。
早在大年初六,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区已提前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,医用同位素试验堆建设现场机器轰鸣、焊花飞溅。四川海同项目医用同位素设备安装调试抢抓工期,工程建设者铆足干劲、开足马力,全力奋战“开门红”;联合创新中心项目和定制化厂房项目工地车辆穿梭,快马加鞭进行施工建设。
据了解,该项目建设周期为42个月,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。项目投运后,可实现钼-99、碘-131两种医用同位素分别10万居里和2万居里的年生产能力,成为全球最大的创新性生产基地,实现一个项目带动全产业链发展。
新质生产力看夹江,医用同位素产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阔步前行,前景一片光明。
“医用同位素是核医学诊疗的基础,在农业、航天探索、核仪表、辐射加工、无损检测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。”夹江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曾经依赖进口的医用同位素,未来将在这里实现国产化,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。
向“新”发力,夹江激活新型工业化的高质量发展的引擎,在1.2平方公里的园区版图上,6个核技术应用项目正加速推进,着力构建“堆、源、素、药”全产业链。未来三年,医用同位素试验堆项目、医用同位素生产设施项目建成后,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、品类最齐全的医用同位素生产供应基地;中国同辐密封放射源项目建成后,将成为亚洲最大、世界一流的放射源创新高地。届时,夹江将改变全国核医学诊疗的战略性格局,预计2024年,核技术应用产业年产值可达100亿元。
向“高”攀登、加速推进,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医用同位素产业的创新实践,展现出新质生产力在夹江蓬勃发展的万千气象。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