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

寸土必“珍”夹江让每一块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

畅谈夹江 512阅读
小编——小李
小编——小李Lv.12楼主+关注
2023-11-18 18:25 来自中国 四川 乐山

土生万物

耕地

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

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

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,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耕地是粮食生产的“命根子”。新时代新征程上,耕地保护责任如何进一步压实,耕地保护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,撂荒地治理如何进一步加强?近日,记者走进夹江县吴场镇进行了深入采访。

育良田种好粮

冬日暖阳下的吴场镇仁和村400亩高标准农田一派火热景象:旋耕机不停地往来进行翻耕作业,种植大户汪建安正跟村民一道将翻耕后的稻田稍作平整,准备种植羊肚菌。谁能想到,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之前不过是些巴掌地、鸡窝田。

“之前大家都是零星的种点茶叶,既费人工又不出货,还不符合防止耕地‘非粮化’规定。镇上给我们争取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,提升了种植效率和经济效益。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一大批致富带头人涌现出来,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。”仁和村党总支书记刘开明说。

仁和村地势陡峭,耕地必须见缝插针用起来。根据土地利用规划,合理安排空间布局,把握时节品种茬口,通过轮种、套种等方式,提高耕地效益,带动乡亲们增收。截至目前,吴场镇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余亩,通过规模化、标准化种植,亩均增收500—1000元,既保护了耕地,又富了百姓。

把责任落实到地块

在吴场镇三洞桥社区,田间地头都有忙碌的身影。田间的机耕道上,三洞桥社区党委书记张田华正骑着电动车巡护田块。作为村级“田长”,每天巡田成为张田华的“规定动作”。

“在工作中遇到需要整治的耕地问题不少,基层执法人手不足,动态巡查还需要乡亲们的共同参与。”吴场镇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罗庆说。

为了破解难题,吴场镇探索构建起“全民共同参与耕地保护”的长效治理机制。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,设立由村书记担任村级“田长”,村民组长担任网格长,党员代表、社员代表、种粮大户担任义务巡田员,努力将保护耕地的责任落实到每户、每一个地块。“田长”们逐家上门、挨户宣讲,靠脚步丈量村里的每寸土地。经过探索推进,目前吴场镇12个村(社区)、78个组级(网格)全面建立“田长制”,设立“田长制”公示牌13块,出台相关配套文件,建立了投诉举报、责任单位协调配合等制度。

“现在村民只要是想动田用土,都会主动询问‘田长’的意见。”三洞桥社区党委书记张田华说。

“复苏”撂荒地

吴场镇白龙村,飞防无人机在田地上空盘旋,不到一上午,500多亩芥菜地全部完成飞防作业。无人机操作员汪学兵是白龙村民,他说:“原来我们这里到处都是撂荒地,现在连片了,好种好收充满希望。”

土地撂荒原因何在?近年来,随着村里的青壮年外出务工,村里的留守老人、妇女成为的主要劳动力,他们想种好地却有心无力。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,村两委干部逐户摸排,征求村民意见,决定将撂荒地通过土地整治后,统一种植经营。村两委干部带头把村里的撂荒地聚拢起来跟现有的耕地一起,成方连片种植芥菜。

近年来,吴场镇引导农户按照自愿、有偿原则,将撂荒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,“唤醒”撂荒地被500多亩。除此之外,流转土地的农户可以就近务工,实现家庭“双收”。

但存方寸地 留与子孙耕

保护耕地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

接下来,夹江县将继续严守红线稳数量、严格标准提质量,守好、种好“饭碗田”。

来源:夹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:张稳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1
城市通